|

第二卷:战端起 第八十一章:孙将军果势壮勇(1 / 1)

加入书签

更新最快就在脚脖子,jiaobozi.com

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:【登录】,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:【注册】成为本站会员!

寒封城,这几日倒很是平静,街上来来往往的黔首,巡视的兵卒。

只有一个男子低头快步走着,找到一条偏僻无人的小巷子,连忙闪身进去。

男人抬起头,散乱的头发遮住了上半张脸,男子有些颓废地呢喃着:“盗门……就剩我一个了吗?”

此人正是先前被追击的赵禹,他甩脱了叶继,但在最后一刻,被叶继的刀锋所伤。

掀开衣袖,捂住手臂,但鲜血还是止不住的往下流,赵禹扯下一块布,绑在手臂上,又用脚胡乱的淌了淌土,清扫了自己的血迹后,左右张望着。

这边的城区似乎还没有接到通缉自己的布告和命令,不像刚刚那片城区,赵禹走着走着,竟然看到了通缉自己的画像。

吓得他一路急行,好在那些巡逻的兵卒懒散惯了,没有追着大街上的每一个人去检查。

现在身处的这条街巷,南面是一条死路,被一堵墙封着,两侧房门都紧闭,等等,赵禹发现一座小院的屋门是虚掩着的,连忙闪身进去。

……

坐在轩车上,孙隶又想起了一年多前发生的事

从沈国王宫偏殿中走出时,孙隶面上依然镇定,他接过殿门卫士递来的剑,将它稳稳挂回腰间,又朝他们点了点头,在持戟郎卫们艳羡而崇拜的目光中,缓缓走下高台。

可实际上,孙隶心中早已激荡不已,恨不能直接一个跟头翻下台阶,开怀大笑了!

孙隶已经四十多岁,身材高达八尺,俊朗的脸上棱角分明,双眉如同利剑一般直刺发际,昭显了他勇锐果敢的性格。

这是一位中年沈国将军该有的个性,孙隶是土生土长的傅黎人,他生于黄土累累的傅黎西边城区上,喝着护城河水长大,从小便与弓马为伴。

十七岁时,他成了一位走能逐奔马,及而驰战车的武骑士,力能束缚旌旗、拉满二石弓,驰骑彀射,可射前后左右皆娴熟运用,是城西出了名的尚武青年。

靠着祖、父皆是郡守高官的优势,以及这份本领,年轻的孙隶便被选入傅黎,为沈王郎官。

但可惜是,那会的沈王,还是不是沈炙……

郎卫皆是秦国将吏之后,或由关中良家子弟充当,掌管门户、车骑等事,内充秦王侍卫,外则从军作战。

他们平日的任务,就是顶盔贯甲、手执长铍,分别站立在王宫的各个角落,一站就是半日。这让习惯了吹着城西大风,纵马驰骋的孙隶极不自在,觉得自己不过是这宫中的摆设品。

但是金子,总会脱颖而出,那一年,陇西、上郡送来骏马,老沈王命令众郎卫各自挑选,在校场上当场驯马,孙隶挑了一匹最烈最野的马,人马一阵博弈后,成功将其驯服。

他那一天的表现,给沈王留下了深刻印象,也就是从这一天起,孙隶开始官运亨通。先是从一个守殿卫士,被沈王调到身边,成为亲信侍从人员。有了沈王的赏识,而后两年的时间中,他又从一个普通的郎卫,升到像他的年龄很少有过的郎官。

那时候的沈王同样年轻,刚刚吞并了几个宏渊分裂出来的小国,开始真正掌握这个国家,目光则扫向了东边的宏渊国……

沈王有席卷天下,包举宇内,囊括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,他需要那些经验老道的宿将,也需要一大批与他一样勇于进取,朝气蓬勃的年轻人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孙隶从近卫郎官,被调入军中。

沈国的军队,是一个讲究资历和年龄的地方,那些鬓角斑白的宿将老人们,在孙隶进入军队后,总喜欢倚老卖老,视他为“黄颔小儿”,在孙隶得到任命,率军作战时,站出来质疑,因为他的年龄,质疑他的能力。

孙隶努力适应了军中的环境,除了蓄须,让自己看上去更为沉稳成熟外,他还用一场场漂亮仗,成功让那些半截身子入土,保守而木讷的老将军们闭了嘴。

很快,他便从率长升到了都尉,甚至在灭国之战里,被任命为裨将!

当是时,王翦沈国的一位老将军率领十万人去攻打一个小国,孙隶带领一万人作为侧援。

那是他第一次统领上万人的战役

而几年后,他成为了主将,亲率几万人灭了另一个小国。

那是孙隶的成名之战,一时间,他成了沈国年轻人崇拜的对象。当孙隶拎着敌国国王的首级回到傅黎时,数万民众列队欢呼,男孩们个个兴高采烈地走在队伍旁边,高昂着头,敬仰地看着他们年轻的英雄。

据说在那之后,整个傅黎的少年,在骑着竹马玩耍时,不再自称“老将军麾下”,开始改称“李将军麾下”了……

人们总是喜欢年轻将军用于进取,终获成功的传奇经历,却在习惯后,容易忘记沉稳如山的宿将之功。在沈王的有意宣扬下,年轻小将孙隶的风头,隐隐有盖过其他将军的架势。

但一切,都毁于二十多年前,他败给了宏渊国两个跟他年龄相仿的男人,甚至葬送了几十万大军。

那两人,一位叫王崇煊,一位叫杜裕峰,这两个人成了孙隶的死敌。

当他灰溜溜的回到傅黎时,等待他的只有黔首们的谩骂,群臣的声讨,不得已,君上将自己调离了权力中心。

到地方郡县上治理,他便一直蛰伏,寻找机会,直到沈炙的出现。

沈炙这个君王的位置,说实话得到的有点不光彩,他是在孙隶的“武力协同”下,夺得的王位。

之后便开始整合国家力量,力排众议,重新讨伐宏渊,最重要的是,新君启用了自己!

沈炙毫不吝显示他对李信信重,孙隶依然记得,孙隶带兵陪同沈炙攻入王城,沈炙为诸将士庆功,最后却独独留下了孙隶,问了他一个问题。

“孙将军以为,雪莽国和宏渊何先?”

当时尚存安国,但在沈王眼中,安国已注定要成为废墟,安地已变为沈国治下的郡县,根本不放在眼里。

孙隶面对这个猝不及防的问题,略一思索后答道:“宏渊地广,雪莽地狭。宏渊人多,雪莽人少。请先从事於易……”

他主张先对雪莽国动手,这样,孙隶就能带着他较为熟悉的车骑,效仿乐毅旧事,从东北方向长驱直入,一举灭齐!

那时候的他,还没敢把宏渊国当做自己的盘中餐,因为沈军内部都认为,灭宏渊,恐怕非得沈国的赵老将军出马才行。

这位赵老将军,是沈国的顶梁柱之一,与沈氏王族的老叔公一样,也是活得久,境界高。

孙隶虽自信,却没狂妄到觉得自己可以取而代之。

沈王对孙隶的建言,不置可否。

那之后半年时间,孙隶便进入了休憩状态,连安沈之战也没赶上,沈王反倒派了赵老将军的儿子,还笑着说:“区区小安,譬如沈之附庸,何须寡人最器重的两位将军为帅?王者之剑不出则已,出必灭万乘大邦!”

安沈之战,最后的结局是安国割地求和,让给了沈国三个郡。

这是沈国二十多年来,第一次对外作战胜利,一时间上下沸腾,一些对新君有怨言的人也只能把话咽进肚子里。

沈王说这句话时,孙隶和赵老将军对视了一眼,但很快,他们的目光就挪开了。

孙隶不知道听到沈王此言时赵老将军在想什么,他只知道,自己心中升起了一股豪气,这是沈王第一次将他与赵老将军并列,这也是他第一次,有种期望,期望为君上攻城灭国的不是赵氏父子,而是自己……于是沈王召来赵老将军、孙隶,当面问了他们一个问题:

“吾欲攻取宏渊,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?”

赵老将军沉吟良久后,报出了他心中灭楚需要的数字:“非八十万人不可……”

孙隶依然记得,当听到这个数字时,君上的脸色虽然没有变化,但目光却已经离开了赵老将军,投向了自己。

“孙将军以为,灭宏渊需兵卒几何?”

沈王的眼神满是鼓励,让孙隶没办法说出让他失望的话来,而孙隶又再看了看站在自己右边,鬓角花白,背已经微驼的赵老将军,觉得他似乎没有从前那么高大了。一时间,孙隶忘了自己曾谨慎提过的“宏渊地广、宏渊人多”,脱口而出道:“至多不过五十万人!”

沈王似乎很满意他的答案,挥手让赵老将军告退,独让孙隶留下。

等到赵老将军迈着略显迟钝的脚步走出偏殿后,沈王轻轻叹了口气,似乎在伤感老将的迟暮,又像是为一代名将的和平谢幕,松了口气。

但这情绪很快就消失了,沈王让孙隶近王三步,勉励他道:“赵将军老矣,何怯也!孙隶将军果势壮勇,其言是也!”

这句话,是孙隶等待多年的肯定,十年来,他都作为后辈、副手,在后方看着赵老将军伟岸的身姿,看他挥舞将旗,看他建功立业,留下灭国隳城的名望,心中有敬佩,有羡慕,也有些不甘。

沈王提携他,让他这曾经兵败宏渊的罪将,地位仅次于赵老将军,现如今,更直言他已经超过了对方!

孙隶当场激动得三稽首,表示自己一定不负大王厚望!必缚宏渊王至大王面前!

“灭宏渊之事,便以孙将军为主帅!征调全国各处兵马,秋后粮足时发兵。”

在一番深谈后,孙隶才出了偏殿,此时此刻,想起那句“孙将军果势壮勇”,脚下仍然有些飘忽……

就这样轻飘飘地走到王宫宫门处时,孙隶遇上了刚送赵老将军回府邸的沈国太医令……

rz34.com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